欧美制裁俄罗斯,为何会利好大湾区的金融业发展?
导读:中国居民的海外资产会回流吗?如果回流,去哪里?
最近几天,欧美国家对俄罗斯所使用的“制裁招式”真的震碎了我的三观。
所谓的言论自由、人权自由、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育无国界、音乐无国界、艺术无国界、科学无国界、医学无国界等等等等,这些西方人包装了几十年所形成的普世价值观,好像都在这一场冲突当中被摔了个稀碎。
在气愤与震惊之余,这一系列事件也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们到底能从中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又能得出哪些趋势性的判断。
在构思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一直尝试努力让自己保持克制、冷静和理性,因为只有如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才不算是带有情绪的冲动。
我们就事论事,来讨论一下这次俄乌战争给整个财富管理行业带来的趋势变化和影响,以及为什么我判断,欧美制裁俄罗斯,将会间接利好大湾区的金融发展。
很多朋友可能觉得这次战争离我们很远,或者很快就会过去,因此没必要过分关注。
但实际上,在经历了过去几年与美国的贸易战、科技战、外交战等一系列冲突之后,我仍旧坚定地认为,未来几年的国际形势,只会比今天更加复杂、多变,充满冲突。
因此,“凡事做最坏的打算”不仅仅是我们政府、企业必须要把持的底线思维,对于我们每个个体而言,也同样要用这样的思路去做决策。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抛开爱国情感不谈,作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如果有一天我的苹果手机会因为国家之间的冲突而无法正常使用,那我的下一个手机究竟还要不要用苹果,就是一个决策的选择。
当然,转换手机操作系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成本,而且我们所担心的事情,可能只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因此不少朋友可能会抱有一定的侥幸心理。
但是,我们仍旧要对这种潜在可能所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你是否能够接受在极端情况下需要临时更换手机并且丧失部分重要功能的使用权?
如果你觉得这种影响对你而言微乎其微,那么你也可以不做任何改变;而如果你觉得这种影响会给你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的不便,那么下一个手机是不是还要用苹果,就取决于你的选择了。
与“要不要换手机”类似的例子,就是“要不要把海外的资产转移回国”了。
过去几年,中国的富豪们出于各种原因,都喜欢把资产转移到海外去,甚至热衷于取得海外居民的身份与国籍。
但是在这次冲突中,欧美国家对俄罗斯百姓和富豪在海外资产的冻结和没收,确实让一部分中国人对海外资产配置的“安全性”产生了一定的困惑:
“假如未来有一天,中国也陷入俄罗斯这样的困境,我们在海外的资产,还是我们的资产吗?”
这个原本确定无疑的答案,现在又被打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而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还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 俄罗斯和欧美国家的竭力对抗,会不会波及到中国?又或者说,中国和美国的关系会不会成为未来冲突的核心?
- 如果冲突波及到中国,对中国居民的影响是什么?假设今天发生在俄罗斯的一切都同样地发生在中国,我们该如何应对?
- 如果在海外拥有资产的中国人开始担心海外资产的安全性,这将会给未来带来一种怎样的趋势?我们是否有机会可以把握住这种趋势?
接下来,我们就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逐一分析。
第一个问题,中国会不会被卷入冲突?
恰巧最近我在读瑞·达利欧的新书《原则2: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我在这里把这本书里一些具有普适性的观点分享给大家。
瑞·达利欧将过去几百年的世界历史描绘为几个大周期的更迭,一个大周期通常会持续50~100年,在这当中我们会看到因科技进步而带来的生产力解放、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在经济发展进入瓶颈期之后经济的衰退、萧条与国家之间爆发的战争与冲突。
对应上一个大周期,瑞·达利欧把今天的情形比喻为1930-1945年,那时候西方世界刚刚进入经济的大萧条,为了应对这种萧条的经济环境,凯恩斯经济学理论盛行,各个国家开始印钞、降息,民粹主义盛行,之后就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2020年,我在Linkedin上读瑞·达利欧这些连载文章的时候,世界还没有爆发战争的迹象,只是地缘政治的冲突开始加剧,中美之间在贸易、科技方面产生了剧烈的摩擦,这些都令我们感到万分焦灼。
当时的瑞·达利欧就已经预料到战争的临近,因为当一些政府的债务问题得不到解决、一个大国的地位被另一个大国挑战的时候,通过一场战争来“重构世界的秩序”就显得那样理所应当。
于是,当疫情爆发、以美国为首的全球央行开始“天量放水”的时候,我的心中就有一丝隐隐的担忧:他们可能压根就没有想还这些债务,而是会用其他的方式对全球的资本进行掠夺和收割。
而掠夺和收割的方法,一个是靠发动货币战争(美联储加息是武器之一),另一个就是发动真正的战争了。
所以,虽然现在国际冲突的焦点是在俄罗斯和乌克兰身上,但是我们还是要有一些先觉意识,那就是——这个大周期的终极冲突,大概率还是会发生在中国和美国之间。
第二个问题,假设今天发生在俄罗斯的一切都同样地发生在中国,我们该如何应对?
说句心里话,对于今天俄罗斯所承受的一切,我们还是要“心怀感激”的,因为欧美国家这一波猛烈的制裁,相当于已经把底牌给亮了出来,这也给了中国充足的准备时间。
而我们要做的事情也非常简单,只要按照现在欧美制裁俄罗斯的手段,一条一条进行“防范”即可,比如说:
- 继续推进CIPS和数字人民币在全球的使用,减少对SWIFT系统的依赖;
- 建议中国居民把在海外的资产和投资转移回国,或者转移到其他“应该会保持中立”的地区;
- 在科技、贸易、文化等领域进一步保持独立性,减少对于国外技术的过度依赖,鼓励居民使用国货,避免在冲突中被“干扰”;
- 不断强化以国内经济为主的“内循环”经济体系;
-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信等,好在冲突期间“共克时艰”。
以上,我只是举了几个简单的例子,相信大家看了欧美国家最近的做法,也一定会有所警觉。
当然,“防范”与“转型”的过程是痛苦的、煎熬的,甚至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彻底改变过去的经营模式,但是在这轮几乎必然会到来的“终极冲突”当中,我们所做的一切准备,都是值得的。
第三个问题,在海外拥有资产的中国人会不会开始担心海外资产的安全性?
我的观点是,大多数的人会担心。
2019年之前,我在中国香港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亲眼见证过中国居民把资产向境外和海外转移的那段“疯狂年代”,也感受过最近几年中国居民因为意识形态的变化和美元疯狂放水而在海外资产配置和持有美元态度方面的一些变化。
在投资方面,中国居民的的确确是有全球资产配置需求的。
根据招商银行发布的《202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2021年中国高净值人士的可投资资产中大约有30%是配置在境外(包括中国香港、澳门),而且有不少境外资产配置的最终目的地是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地区。
但是,这次欧美国家对俄罗斯进行“制裁”所使用的手段,一定会对很多中国高净值人士的境外投资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
过去,高净值人士到境外进行资产配置,一方面是看重投资风险的分散,另外一方面就是信任西方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政策风险隔离。
然而,这次各个欧美国家(包括瑞士)开始疯狂冻结、没收俄罗斯富豪和居民在海外的资产和财产,也算是给中国高净值人士敲响了一个警钟——
在激烈的大国冲突之下,你在海外的资产,很有可能会成为列强们掠夺的资源。
这种事情,在今天这样一个讲法制、讲文明的社会环境里,是令我们很难想象的。
所以,海外资产配置的趋势是什么?人民币的汇率会如何变化?大湾区会在境外资产配置中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相信经过深入思考之后,聪明的读者应该已经有了自己心中的答案。
下面,我就来说一下我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第一,海外资产配置将会降温,并且未来几年我们会陆续看到中国居民的一些海外资产回流回来,重新投资于中国。
实际上,早在2014年俄罗斯因为克里米亚而被制裁的时候,就已经动员俄罗斯的富豪们将资产转移回国,甚至表示对之前“资本外逃”的行为不予追究。
第二,伴随着海外资产回流中国,将有较大概率带动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
前几天,我在视频号中发过一个视频,讲解为何在美元即将加息的背景下,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还创下了最近4年以来的新高,这是因为在当下不安定的全球局势中,人民币已经开始充当全球资本“避险货币”的角色。
如果海外资产在接下来几年中出现回流趋势,毫无疑问会带动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
第三,大湾区在中国居民境外资产配置中的地位将会更加重要,优势不断凸显。
海外的资金回国之后,还是要找地方停留,但是已经在境外的离岸资金,回到境内还是比较麻烦的,所以大概率会回流到中国香港和澳门。
虽然香港和澳门属于中国的“境外”,金融体系与法律环境都与中国境内有较大差异,但是只要资金是在中国的领土上,就不容易被海外国家操控。
单纯是这一点,在安全性上就足以秒杀大部分海外地区。
虽然香港在2020年施行《国安法》的时候,有一些高净值人士曾因为香港与内地关系的不断加深而担心把资金留在香港的安全性,但站在今天来看,似乎还是把钱留在香港要更安全一些。
而且,随着大湾区各项跨境金融政策的落地,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保险通等系统的不断完善,未来内地居民的多元化投资需求,都可以在大湾区内解决。
因此,大湾区在境外资产配置中的地位,以及吸引境外资金停留的优势,将会史无前例地被提高。
最后,我们来大概总结一下,本轮欧美国家对俄罗斯的“疯狂制裁”,至少会在财富管理领域带来以下几大变化趋势:
- 第一,海外资产配置将会降温,中国的海外资金将会陆续回流中国;
- 第二,人民币的汇率大概率会持续走高;
- 第三,海外资金回国后将大概率流向香港和澳门,带动大湾区跨境金融的发展;
- 第四,大湾区在境外资产配置中的地位将会史无前例地被提高。
写到这里,我还是要不由得感叹一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在浩浩荡荡的历史当中,我们每一个个体都非常渺小,如果不能对抗趋势,那就最好顺势而为。
而历史的机遇,其实就藏在我们日常的点点滴滴当中。
愿你我都能看到周期,把握趋势,乘风起航。